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主要以1993年对太白山大熊猫资源调查和1996年对大熊猫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太白山大熊猫的分布与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的海棠河、大干沟、小干沟、欠开营河、太白河、龙洞沟和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东南、秦岭北坡的万泉沟,栖息地面积14?898hm2.分布大熊猫为11只,栖息在海拔1?800~2?900m之间的落叶阔叶林带、桦木林带、巴山冷杉林带下,为我国大熊猫的一块新的栖息地,也是分布的最北界.这块栖息地目前正受到采伐、割竹、旅游、采药等人为活动的干扰和威胁,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阻止栖息地的进一步恶化和对大熊猫的干扰.  相似文献   
2.
独叶草营养繁殖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独叶草营养繁殖中根状茎的生长和分枝方式及克隆植株产生方式的研究表明 :( 1 )独叶草的根状茎的生长方式为游击型的 ,新分枝可由顶芽或侧芽产生 ,各分枝与上一级的夹角在 50°~ 1 2 0°之间 ;( 2 )独叶草是通过根状茎断裂的方式来增加克隆植株的 ,这种断裂发生在 3年以上生的根状茎上 ,从内部结构上看 ,根状茎断裂是由于组织破碎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独叶草叶宏观形态性状的变异式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独叶草分布区内 8个居群的叶的 8个宏观性状在散点图上的表现 ,探讨了独叶草的形态变异式样。结果表明 ,独叶草在叶宏观性状上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表现在不同居群间及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上 ,但在居群间或由不同居群组成的区域间在性状上有不同程度的重叠。  相似文献   
4.
基于形态学资料星叶草属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以往的形态学研究资料,对星叶草属与毛茛目其它成员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属在一些基本的或原始的性状上与其它毛茛目成员相似,特别是它与毛茛科一些植物幼苗问的相似性表明,这个属应该属于毛茛目的成员,而且有可能通过幼态成熟的方式起源于前毛茛目植物。星叶草属与其它毛茛目成员问的区别,尤其是在维管系统和胚胎发育方面的区别表明,星叶草属在毛茛目内发生以后,可能是沿着一条特化和减化的途径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冬季)、2010年4月和2011年3-4月(春季),依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将秦岭主峰太白山北坡划分为6种生境类型,在各种生境中选择典型样区划定样线并采用样线法对鸟类进行调查.根据鸟类的统计数量和估算面积计算鸟类的相对密度,并根据密度等级划分各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结果表明:2个季节共记录鸟类121种,隶属于12目40科71属,其中,留乌92种,夏候鸟24种,旅鸟5种;冬春季节各生境带的鸟类组成均以留乌为主;不同生境带相同季节和同一生境带不同季节鸟类组成和密度及密度频次组成有一定差异;不同的生境带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不同,而且在冬、春也有变化;中海拔人为干扰阔叶林带冬、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中海拔阔叶林带鸟类均匀度指数均最高;相邻生境带的相似性指数普遍高于不相邻生境带.除中高海拔针阔混交林带比相邻的前一植被带的鸟类物种数有所上升之外,物种的丰富度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减少,鸟类物种组成与夏、秋季相比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太白山大熊猫的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主要以1993年对太白山大熊猫资源调查和1996年对大熊猫资源调查为基础,对太白山大熊猫的分布与保护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白山的大熊猫离要分布在秦岭南坡的海棠河、大干沟,小干沟,欠开营河、太白河、龙洞沟和太白山主峰拔仙台东南,秦岭北坡的万泉沟,栖息地面积14898km^2分布大熊猫为11只,栖息在海拔1800~2900m之间的落叶阔叶林带,桦木林带,巴山冷杉林带下,为我国大熊猫的一块新的  相似文献   
7.
李亮  何晓军  胡理乐  李俊生 《生态学报》2013,33(9):2845-2855
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林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太白山的林线位置,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为了定量分析太白山太白红杉林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碳循环特征,基于模型(MTCLIM)模拟的温度和降水数据,应用植被动态过程模型(LPJ-GUESS)模拟了太白山南北坡1958-2008年太白红杉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生物量和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结果表明:1)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的NPP和生物量在太白红杉林占有优势,太白红杉的NPP和生物量均大于巴山冷杉.1958-2008年间太白红杉南北坡NPP的平均值为0.38 kgC·m-2·a-1,巴山冷杉为0.25 kgC·m-2,a-1,两者之和占整个太白红杉林NPP的86%;1958-2008年间太白红杉南北坡生物量的平均值为2.91 kgC/m2,巴山冷杉为2.02 kgC/m2,两者之和占太白红杉林生物量的94%.2)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的NPP均表现为北坡大于南坡,且南北坡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北坡的增幅小于南坡,所以太白山南北坡太白红杉林的NPP差异有逐年减少的趋势.3)太白红杉生物量的年际波动较大,南北坡呈交替上升趋势,南坡的平均值(2.94 kgC/m2)大于北坡(2.89 kgC/m2).巴山冷杉生物量的年际波动相对较小,北坡生物量水平大于南坡.4)1958-2008年南北坡太白红杉林平均NEE均为-0.023 kgC·m-2·a-1,表现为碳汇.南北坡碳汇水平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南坡的增加幅度(0.91 g·m-2·a-1)大于北坡(0.42 g·m-2·a-1).以气候和CO2为驱动因子对太白山太白红杉林的长期碳循环动态做了定量分析,从机理上揭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野外观测和控制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陕西羽叶报春为现存的珍惜濒危植物之一。自1904年W.Filchner在秦岭南坡采集到模式标本后再未在野外发现,植物界一度认为其已经绝灭。2006年于湖北省再次发现。作者于2015年3月在其模式产地秦岭南坡的陕西省洋县秧田乡重新发现该物种,并对其花器官形态和生境等进行了补充描述。  相似文献   
9.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6~8月,在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代表不同生境样带8条,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1997~2005年的每年4~9月,又在每条样带上设置1~3个调查样点,对两栖爬行动物进行重复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11种,其中:东洋界5种,占45%;广布6种,占55%.爬行动物19种,其中:东洋界11种,占57.89%;古北界4种、广布4种,分别占21.05%.区系组成东洋界成分占优势.此外,该区域分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